跆拳道歷史
韓國的文化自鐵器時代由中國傳入,至今開化超過4310年,後來漢字隨著佛教的傳入而普及中國的墓制、建築、雕刻、繪圖、工藝、武術等一一傳至朝鮮半島,以後發展成獨特的朝鮮文化。
朝鮮民族古時以農業及狩獵為生,在抵禦野獸, 對抗入侵與祭祀演示跳動的舞藝中,逐漸演變成有意識的攻防技巧及格鬥自衛武藝的雛型。跆拳道 (TaeKwonDo) 就是其中一種以雙拳、雙手和雙腳為自然武器的一種武術。 其中跆 (Tae) 意指用腳踢踹,拳 (Kwon) 意指用拳擊打,道 (Do) 意指使用拳腳的方法,以武修身養性,最後與自然萬物合而為一。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跆拳道可追溯到高句麗 (37B.C.-668A.D.)、百濟 (18B.C.-600A.D.) 和新羅 (57BC-936A.D.) 在朝鮮三國時代的高句麗、新羅及百濟,三國互相抗衡,侵襲對方,更加速武藝的盛行。 無論在武官考核,民間手搏擊打或祭典舞藝中,都充分表現出武藝的形態。考古學家在高句麗王朝的皇室墓穴 (角觝塚、舞踊塚、三室塚)中發現了跆拳道的壁畫。
百濟〔 Paekche 〕18 B.C.- 600 A.D.
有關記載百濟時代的歷史中,阿莘王時代的國王,都會要求國民練習馬術、射箭與跆跟等武藝,而百濟本紀的第三阿莘王朝,於每年九月,都會聚習全城的人,不論是軍人或庶民,在西台舉行射箭大會及各色各樣的武術活動。同時還有記載「打手臂」和「便戰戲」,打手臂是用手腳進行的格鬥,而便戰戲多數是由智異山周圍的民俗把人們分為兩組,用一些類似跆拳道的技法,競爭勝負。
高句麗〔Koguryo〕37 B.C.- 668 A.D.
高句麗發現的古墓,經考古驗證後,確實是由當時的人民用來描繪生活風俗所彫刻記載的,角觝塚、舞蹈塚及三室塚的玄室壁畫上,仔細描繪出高句麗人的生活,在角室塚上,彫繪兩人互相抱臂地進行摔跤的石刻;在舞蹈塚上,彫繪當時人民生活及婦女的舞蹈石刻;在三室塚上,彫繪兩人做出一些像現在跆拳道的姿勢石刻。由高句麗古墓的三室塚石刻證明,當時以有一種類似跆拳道的活動存在,而且十分盛行。
新羅〔Shilla〕57 B.C.- 936 A.D.
新羅時代,由於當時社會需要有一套對建立王權及父權制家庭有利的道德觀念制度,所以建立了一種名為“花郎制度”,到真興王創立的“花郎道 (Hwa Rang Do)”,是花郎制度的組織形成,集合了新羅的年輕人,而多數都是軍事將領的兒子,軍事將領是地位最高的貴族,而他們的兒子多都是貴族中的菁英分子,其中以“花郎道”選出最有名的一群,被稱之為“新羅花男”,他們研習藝術、文學,以及韓國最早期的武術,他們遵循彿教學者所傳受下來的準則“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事友以信,臨陣無退,殺身有擇”。隨著時日,這種武術變得精巧復習,但只用來訓練菁英分子,結果由農民發展成競賽性的鄉村遊戲,最後演變成全國性的運動。新羅的武士時常舉行射箭、踢球、角觝、手搏、騎馬、狩臘、鞦韆等活動,而他們的各項活動亦被運動化,統稱為“嘉俳”,是由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更有記載的新羅時代民間活動,兩人互相用腳踢擊,有踢腳、踢肩、踢髮髻三種,此外還有記載用手打、拳白、打擊等技術,而當時在百濟和高句麗亦非常普級。新羅雖然是彿教國家,但大部份的僧侶都是出身於花郎,正如石窖庵的金剛力士石雕佛像擺出現今跆拳道的姿勢。
高麗〔Koryo〕918 A.D.-1392 A.D.
935 A.D. 高句麗大軍推翻新羅,建立了高麗王朝期間,從十一代的文宗王至到十八代的義宗王時代,由於過分兼重文官,而令到朝中的武官被輕視,當時武官為了要除去一些腐敗的文官,保衛正統的國基,最後還引起武官鄭仲夫率頜著李義旼等的優秀武士發起叛亂,由於當時李義旼的手搏 (Soo Book) 武藝非常出色,而被義宗王委任,教授空手搏擊於軍隊士兵,士兵們常常用拳掌擊打牆壁、磚瓦、木塊等以段練手部的攻擊能力。忠惠王期間,由於非常熱愛手搏,不但要求士兵練習手搏,還邀請了當時武藝超凡的士兵金扼郁 (亦稱金振郗) 到宮廷表演手搏技藝,使手搏聲名大振,同時亦被民間接受,廣受愛好。
朝鮮﹝Korea﹞1392 A.D.-1910 A.D.
高麗王朝被李朝取代後,成為朝鮮王朝時代。在高麗未期至朝鮮王朝初期,新儒學開始引起注意,佔哲學思想的主要地位。中產階級是指一批具有地方鄉紳地位的中小地主,他們並非通過世襲權利而且通過國家科舉進入官場,這些人為人正直,對通過非法手段佔有大規模產業的親元朝的統治家族持批判態度,這個新興中產階級歡迎新儒學的道德原則,把它作為一種精神之柱。這些人後來成為一個新王朝的領導階層,他們並非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強盛的中國崇拜者,相反,他們努力發掘民族的歷史傳統,把這個傳統的起始一直追溯到檀群時代,並且支持世宗 (1418A.D.-1450A.D.) 推行韓國新文字 ~ 韓字。正祖十四年 (1790A.D.) 委派李德懋將軍、學者朴齊家、白東脩三人編寫『武藝圖譜通志』,此書詳述並圖解韓國武術的動作及多種武器的使用。而當時如果要成為武官,亦必須用手搏、跆跟 (Tae Kyon) 之技術擊倒三人以上。亦有書本記載,李朝也有在節日裡舉行手搏的活動,在全羅道和清忠道交界的鵲旨村,兩道的人民時常舉行類似跆拳道的比賽活動,也記載李朝軍隊用跆跟、手搏的武技抗擊外來侵略,而在壬辰、丁酉的倭亂 (文祿、慶長之役) 中於金山有七百多名義兵以空手和倭兵進行戰鬥。
朝鮮〈日本殖民地〉 1910 A.D.-1945 A.D.
1910 年日本吞併朝鮮,廢除朝鮮王室,建立起傀儡政府,朝鮮人的反抗引起日本殘酷鎮壓,成千上萬的人傷亡,日語成為正式語言,學校課程禁止教授朝鮮歷史,所有人被迫改名換姓,向日本神壇跪拜,正式成為日本殖民地,建立殖民政府,結束了朝鮮王朝。殖民統治期間,日本軍立令一律禁止所有的文化活動,跆跟和手搏等武藝亦包括在內,難逃厄運,令到跆跟等武藝在境內一帶銷聲匿跡。但幸好,有一些懂得這些朝鮮武藝的人仍在偷偷練習,由於當時的生活非常艱苦,有些人因而遠離國土,到中國和日本等地謀生,因此使朝鮮武藝和其他武術融合而得到保存。
1944年9月15日,曾留學日本中央大學 (Chuo University) 法學部的韓人李元國得到殖民政府許可於成立了青濤館(Chung Do Kwan) 教授唐手道 (Tang Su Do)。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韓國獨立,日治時期開設武館的限制正式解除,朝鮮半島上陸續開設了:武德館 (Moo Duk Kwan),智道館 (Ji Do Kwan),松武館 (Song Moo Kwam),吾道館 (Oh Do Kwan),正道館 (Jung Do Kwan),韓武館 (Han Moo Kwan),講德院 (Kang Duk Won) 及彰武館 (Chang Moo Kwan) 等「九大道館」。
日韓戰爭時,韓國陸軍崔泓熙將軍,他在日本練到空手道黑帶段位,並在軍隊中傳授,但不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被日本以顛覆叛亂罪名判處死刑,當時包括崔泓熙將軍的五個人,預備在1945年8月18日處死,但日本在8月15日投降,於是崔泓熙將軍等五人在行刑前兩天獲得釋放,崔將軍曾在獄中時發誓要讓全世界見識韓國人優秀之處,因此在重建國家的同時,崔將軍及其他韓國武師決把所學之武術加以韓國化,擺脫一切日本的影響。
朝鮮/韓國 ﹝Korea﹞
( 南韓/大韓民國 ) ( 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1950 A.D.
1950至1953年,韓國經歷了內戰,剛萌芽的韓國道館發展慢了下來。另一方面,韓國人在民族主義影嚮下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因此,當時的總統李承晚便大力支持陸軍少將崔泓熙把當時最負盛名的「九大道館」團結起來,冠以『跆拳』之名,奉為韓國『國技』。 但這項工作並不簡單,崔將軍花了十年時間,試著與其他道館合作,統一發展出真正的韓國武術,以對抗日本文化影響。
1955 年4月11日,由韓國各界著名人士組成的名稱制定委員會,包括崔泓熙少將 (韓國第三軍管區司令員) ,李享根陸軍大將 (國軍聯合參謀總長) ,國會副議長,國會議員,著名企業家,著名武館館長等提出了各自的名稱。通過無記名的投票,一致通過了崔泓熙將軍提出的『跆拳』二字。由此,產生了跆拳道。從此,結束了唐手、空手及各種朝鮮古典武道等名稱混雜的局面,朝鮮的武道開創了新世界,跆拳道開始了它的歷史創造。大多的武術都使用手與拳,空手道就是赤手空拳,但在崔將軍發展跆拳道中,使用了手、拳,腳、腿,『跆』就是腳,『拳』就是手,『道』就是武術。之所以崔將軍稱之為『跆拳道』,但卻完全取自日本空手道,有人說應稱之為『跆跟』,由於崔將軍在當時的勢力十分強大,韓國人也只好別無他擇,被崔將軍強迫接受了『跆拳道』的名稱。
而令當時韓國武術的名稱很荒謬地由練日本空手道的人來決定,但因跆拳道源於日本,使這一刻至今充滿了強烈爭議。跆拳道和空手道兩者相似之處亦應到止為止,跆拳道在多方面是刻意與空手道有所區分,使跆拳道成為了前所未有、嶄新獨特而純粹的韓國武術,那就是『實戰性的對打練習』以及『腳部動作的強調』。
1959年3月,朝鮮民族的武道跆拳道第一次走出國門,進行武藝外交。跆拳道創始人崔泓熙將軍率領韓國軍隊中最優秀的19名成員,以國軍跆拳道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和台灣。 同年9月3 日得到教育部及業餘體育會支持,成立了大韓跆拳道協會 (Korea Taekwondo Association) ,崔泓熙將軍出任為首任總裁,其後成為朝鮮業餘體育協會的會員,而跆拳道更被列為朝鮮全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
「跆手道」後正名「跆拳道」 1961 A.D.
1961年朴正熙總統就任,新政府要求各武術組織須重新註冊登記。大韓跆拳道協會、空手道松武館、講德院武道會及韓武館中央空手道場等討論正名。青濤館及吾道館支持崔泓熙的建議正名跆拳道,而其他館長因空手道已廣為人知而希望保留空手道之名,最後智道館的尹快炳折衷建議使用「跆手道」為名,並通過使用大韓跆手道協會(Korea Taesoodo Association)名稱。
由青濤館的蔡命新 (韓國陸軍參謀長) 於1962年就任總裁,青濤館的嚴雲奎及智道館的李鍾佑任副總裁。大韓跆手道協會統籌黑帶考核,並於1962年舉行了第一次全國升段審查大會(Jun Kuk Seung Dan Shimsa Dae Hwe)。
大韓跆手道協會第二任總裁為朴鐘泰。崔泓熙於1965年率領韓國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德國、意大利、土耳其、埃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代表團的精彩演武為各國成立跆拳道協會打下基礎。崔泓熙回國後接任第三任大韓跆手道協會總裁,並堅持正名「跆拳道」。
大韓跆手道協會於1965年復用大韓跆拳道協會為名。 由於協會內部意見分岐, 崔泓熙於1966年離任,並由盧秉直接任第四任總裁。崔泓熙則於同年3月22日聯合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德國、美國、土耳其、意大利和埃及的九個協會會員,在漢城(今稱首爾) 成立了國際跆拳道聯盟 (Interational Taekwon-Do Federation)。
這是韓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際性跆拳道組織。崔泓熙被選為總裁,跆拳道正式進入了國際社會。國際跆拳道聯盟非常注重跆拳道的藝術性,而不是當成體育運動,與現今奧運式跆拳道有所區別。
美軍募請韓國軍人在越南打仗 1967 A.D.
韓軍在越南一戰中,大有機會展現新武術,跆拳道在越南叢林首度大派用場,在當時韓軍中有一隊名叫“黑虎隊”,是武術精湛的特殊部隊,每一位黑虎隊成員都擁有至少一項武術黑帶,他們的任務是蒐集敵軍情服,拯救戰俘與及刺殺敵軍領袖,這全都是隱密的任務,一開槍就會暴露自己。
曾有一位跆拳道黑帶的黑虎隊成員,徒手殺死超過二十多個敵人,在情.危急時,還不顧形式與風格,運用出平時艱辛苦修練的反射動作,他們運用到所學的技巧,不單是某項單獨的跆拳道踼法,在徒手戰鬥中沒有時間講究,只能盡量使用手和腳,當兩人在對打時,速度較快的一方就必能獲得勝利,誰快就誰贏,只要搶得先機,就能無聲無息地把敵人幹掉。
跆拳道在越南戰爭中大發神威,讓南韓人吐氣楊眉,而當時美國副總統尼克遜對跆拳道示範亦印象深刻,使跆拳道成為了一個很有效的外交工具。
「世界跆拳道聯盟」﹝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1973 A.D.
1972年,崔泓熙將軍因種種原因,連同國際跆拳道聯盟由韓國漢城 (今稱首爾) 移遷到加拿大多倫多。南韓政府為要取回跆拳道的領導地位在同年11月30日,負責統籌跆拳道之訓練、國際認可之段証申請原稱中央道場的“國技院 ”(Kukkiwon) 於漢城(今稱首爾)江南區驛三洞建成。
1973年 5月28日“世界跆拳道聯盟”(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正式成立於漢城(今稱首爾) ,金雲龍博士被選為總裁。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盟被國際體育聯合會承認成為會員。金雲龍博士致力發展出新的規則與及對打技巧,向全世界推廣跆拳道,主辨國際性的大型比賽,令跆拳道進入國際性化。
當時韓國人少數能夠出國,但卻有數千名跆拳道教練被派遣到世界各地,很快便開始風行充滿了樂趣與挑戰,對西方人而言,跆拳道象徵著東方的神秘奧妙,跆拳道成為文化大使,達成外交做不到的聯繫,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種,聚集一堂向韓國的國旗行禮,是任何外交官都做不到的,而跆拳道在海外不僅是跆拳道,也象徵韓國的本身文化,人們不僅是學習跆拳道,也學習到對韓國的感情。
跆拳道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2000 A.D.)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盟被國際體育聯合會接納成為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世界跆拳道聯盟。
跆拳道於1986年被列為第十屆漢城(今稱首爾)亞運會的比賽項目,於1988年被列為漢城(今稱首爾)奧運會的表演項目,而於2000年悉尼奧運會,跆拳道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2002年6月15 日,跆拳道始創人兼國際跆拳道聯盟崔泓熙總裁,於北韓平壤因癌病逝世。200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盟通過選舉,由趙正源博士出任為新任總裁,而能令跆拳道登上奧運殿堂,不僅是體育的勝利,也是大韓民族堅忍毅力的見證。